[中国人民银行雄安营管部:进一步完善数字人民币在区块链支付场景下的应用]金色财经报道,中国人民银行雄安营管部、新区改革发展局、财政支付中心表示,将根据区块链系统数字人民币支付试点情况,进一步完善数字人民币在区块链支付场景下的应用,一是推动数字人民币和区块链系统的交互,实现支付的安全与便捷;二是提升数字人民币在支付中对企业和个人信息的隐私保护、货币防伪等功能;三是完善数字人民币生态体系建设,搭建更多普惠性、可行性、适用性场景。
其它快讯:
中国人大研究员:法定数字货币应具有不可“双花”、匿名、可编程等特点:中国人民大学区块链研究院研究员黄尹旭发文称,相对于私人发行的数字货币,中央银行发行的数字货币更需要特殊化。为了发行法定数字货币,需要对中国人民银行法等现行的法币发行法律机制作出一定具体化、补充或者修改,进一步明确法定数字货币权力配置、职责承担和绩效考核机制。完美状态下的法定数字货币具有一系列特点:不可“双花”、匿名、不可伪造、系统无关、安全、可传递、可追踪、可分性、可编程(可附加用户自定义的可执行脚本,为基于数字货币的数字经济提供智能化助力)、公平的数字货币。这些特殊技术要求也需要进一步出台法律加以固化和确认。(澎湃新闻)[2020/8/27]
声音 | 中国人大董希淼:“天秤币”难成法定数字货币:7月11日,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副院长董希淼在《经济日报》上刊文《“天秤币”难成法定数字货币》,其表示,尽管“天秤币”具有一些与众不同的特征,但它不是法定数字货币,难以成为真正的超主权世界货币。在主权国家没有消亡的情况下,未得到各国央行认可并纳入监管的虚拟货币,难以超越国界成为世界货币。所以,对于“天秤币”,全球金融稳定理事会等国际组织和各国央行普遍采取观望和谨慎态度。[2019/7/11]
中国人民大学杨东:法律技术规则和人才是区块链发展的痛点:以“驱动未来,链接世界”为主题的区块链技术落地应用先锋论坛上,中国人民大学大数据区块链与监管科技实验室主任杨东针对区块链领域目前的发展情况、变化、痛点、以及监管环境等方面做出诸多分析与解读。杨东认为,目前区块链发展痛点包括:第一,法律和监管仍然相对滞后。第二,技术上还不够成熟,速度和效率还比较低,难以开展大规模的交易和场景应用。第三,中国目前还没有能够主导区块链技术和场景落地的标准和规则。第四,区块链相关的人才匮乏,并且在这一领域的各类学术研究稀少,研究力量不足,这是目前的痛点。[2018/4/16]
郑重声明: 中国人民银行雄安营管部:进一步完善数字人民币在区块链支付场景下的应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