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数字人民币智能合约预付资金管理产品“元管家”正式发布]9月8日消息,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8日在2022第二届中国(北京)数字金融论坛上发布了数字人民币智能合约预付资金管理产品-“元管家”。“元管家”在数字人民币的钱包上部署智能合约,在预付消费服务场景提供防范商户挪用资金、保障用户权益的解决方案。(财联社)
其它快讯:
央行数字货币研究所、中国信通院成功合作立项2项区块链国际标准:5月11日,国际电信联盟第十六研究组于2021年4月19日至2021年4月30日召开全体会议。在本次大会上,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和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合作,针对区块链平台的功能和性能测评的痛点,在SG16分布式账本工作组Q22成功立项2项区块链测评标准“分布式账本技术平台功能测评方法”和“分布式账本技术平台性能测评方法”。(财联社)[2021/5/11 21:47:29]
中国社会科学网:我国央行数字货币具有现实层面紧迫性:中国社会科学网今日刊登文章《中央银行数字货币研究初探》。文章表示,各国的宏观经济结构、央行数字货币设计方案不尽相同,我国难以直接借鉴其他国家的研究结论。我国的央行数字货币将如何影响金融体系,其经济收益与经济成本应如何度量,结合我国国情与我国的设计方案来分析上述问题,不仅具有理论层面的重要性,还具有现实层面的紧迫性。[2020/10/14]
王永利:央行数字货币不应只局限于替代M0 应尽可能替代所有货币:中国银行前副行长王永利在公众号刊文《央行数字货币与运行机制变革》。他在文章中表示,信用货币与国家主权和法律紧密相连,所以在国家依然存在,世界远未实现一体化治理的情况下,要比照金银原理打造纯粹网络内生的数字(加密)货币(如比特币等);或者设想与一揽子法定货币结构性挂钩打造新的超主权货币(如Libra等),都是不现实的,都难以颠覆或取代现有法定货币体系。
文章中提到,央行可以实现对数字货币的全方位、全流程监控,不会对现有金融体系产生巨大冲击;实现央行之外的有限匿名,适度保护商业秘密与个人隐私。这可能是央行数字货币能够实现的最重大的突破。将推动货币运行体系深刻变革,对提高央行货币政策有效性,防止货币持续严重超发,维护货币金融稳定等将发挥极其重大的作用。文章最后指出,实际上,数字货币可能只是从替代M0起步,但决不应仅仅只局限于此,而应该尽可能替代所有货币,实现货币运行体系的深刻变革。如果仅仅局限于替代M0,其市场竞争力或投入产出的实际效果就可能存在很大问题了。[2020/8/1]
郑重声明: 央行数字人民币智能合约预付资金管理产品“元管家”正式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