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报告:我国数字支付规模持续扩大]9月30日消息,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中国普惠金融指标分析报告(2021 年)。央行表示,2021 年,我国普惠金融在延续较好发展势头的基础上,呈现一些新的特点。疫情应对和技术进步持续推动数字普惠金融纵深发展,数字化成为金融机构重要转型发展方向,数字技术运用促进金融服务范围持续下沉拓展,数字支付规模持续扩大,小微企业互联网流动资金贷款等快速增长,数字人民币试点场景稳妥拓展,数字普惠金融生态不断丰富。(金十)
其它快讯:
肯尼亚央行行长:肯尼亚可能会引入数字货币以降低交易、汇款成本:6月10日消息,肯尼亚央行行长表示,肯尼亚可能会引入数字货币以降低交易、汇款成本。加密货币可以作为理财产品进行监管,比特币交易速度放缓。(金十)[2022/6/11 4:17:40]
中国央行今日开展200亿元逆回购操作:中国央行今日开展200亿元逆回购操作,因今日无逆回购到期,当日实现净投放200亿元。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较上日调降404点至7.0851,中间价贬值至2020年3月24日以来最低,降幅创2020年3月20日以来最大。(金十)[2020/3/31]
中国央行数字货币研究所所长姚前:现阶段的央行加密货币设计应注重补充和替代传统实物货币:中国央行数字货币研究所所长姚前署名文章称,现阶段中国研发央行加密货币的首要出发点是补充与替代传统实物货币,其界定属于现金(M0)范畴。在技术作为强劲驱动力的今天,央行加密货币必然要在吸收现金优势的基础上融入更多的新特性,如果只是亦步亦趋地模拟实物现金,能否达成此一目标令人怀疑,而且可能影响央行加密货币未来的竞争力。姚前指出,今年1月中国央行副行长范一飞署名文章充分论述了发行央行加密货币须选择对现有货币体系、业务架构及基础设施冲击最小的方式。文章提到,央行加密货币应基于账户松耦合形式,使交易环节对账户的依赖大降。这样既可和现金一样易于流通,又能实现可控匿名。姚前文章称,从最大限度保护商业银行现有的系统投资角度考虑,已经对加密货币与银行账户松耦合的具体设计进行初步研究,可考虑在商业银行传统账户体系上,引入加密货币钱包属性,实现一个账户下既可管理现有电子货币,也可管理加密货币。[2018/3/7]
郑重声明: 央行报告:我国数字支付规模持续扩大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